种类划分: 偶蹄目(Artiodactyla) 鹿科(Cervidae)
保护级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偶蹄目:
包括9科82属,近200种动物。它们几乎遍布全世界,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极和南极除外。本目中有许多体型优美的动物,也有相当丑陋的,还有一些对人类很有用的动物。
偶蹄目的动物特征是趾为双数,第一趾已完退化,第二趾与第五趾不发达或缺如,第三、四趾发达,支撑全身重量。胃有二至四室。
偶蹄目动物具复杂的消化系统,绝大多数偶蹄动物(真反刍动物有170多种)胃有四室,即有特殊的反刍系统。这使它们能迅速吞咽食物,进入瘤胃、网胃,等它们避开猛兽能安全休息时,再使食物逆转至口中重新咀嚼并第二次咽下去,慢慢地消化。
本目动物的体形大小也相差很多,最小有鼷鹿肩高仅20厘米,体长46厘米,体重2.5公斤。而最高的长颈鹿肩高达3.5米,躯体笨重的河马体重可达4.5吨。
鹿科:
有17属约40余种动物,产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和北美各地,被引进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它们栖居地区多种多样,包括森林、北极苔原、干旱的沙漠、开阔的灌木地带和海洋。
这些细长腿动物的特点是头上有角或有獠牙。本科中仅两属两种动物无角而具獠牙,即麝与河麂。除驯鹿雌雄均有角外,其余鹿类都仅雄性有角。角为分叉而无鞘的骨质实角,每年脱换。新长出的角有一层茸毛并满血管(即中药中的鹿茸)生长完全后血管停止供血,角骨化,外皮茸毛脱落,成为硬角。鹿在一、二岁时长第一对角,一般只是短而直的小角,不分叉。角的大小和叉数随年岁增长而增大加多。
雌性比雄性躯体小且更加细长。本科动物均每足四趾,第三、四趾发达,第二、五趾小。雌兽有两对乳头,麝只有一对乳头。它们胃分四室,反刍。本科中体型最小的成员是麝和普度鹿,最大的驼鹿。它们均为食草动物,吃草、树皮、细枝、嫩树芽和其它植物。
水鹿:
国内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区。国外产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水鹿体型粗壮,颈长,具长而蓬松的鬣毛;尾甚长,密生长而蓬松的毛,显得尾很粗大;体毛一般为暗栗棕色,臂部无白色斑,颌下、腹部、四肢内侧、尾巴底下为黄白色。
水鹿一般栖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各类森林、稀树高草坡等环境中,喜欢活动于夹杂在森林中的草坡地带。有季节性小区域的垂直迁移现象。其活动范围大,没有固定的窝,很少到远离水的地方去。水鹿全年均喜欢在泥水中跋涉,甚至在冬天地面上出现寒霜时,也常见到水鹿卧在浅水中。水鹿在雨后特别活跃,夏天常到偏僻的水洼地打滚洗浴,弄得满身泥污借以防止蚊蝇。
水鹿主要在夜间活动觅食。它主要吃草,尤其喜欢吃靠近水源的嫩草,也吃树叶、嫩芽和野果。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