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偶蹄目
包括9科82属,近200种动物。它们几乎遍布全世界,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极和南极除外。本目中有许多体型优美的动物,也有相当丑陋的,还有一些对人类很有用的动物。
偶蹄目的动物特征是趾为双数,第一趾已完退化,第二趾与第五趾不发达或缺如,第三、四趾发达,支撑全身重量。胃有二至四室。
偶蹄目和奇蹄目虽然都是有蹄动物,但它们是从不同体系进化到现在而有区别。无论从种类、数量或分布范围来看,偶蹄类均比奇蹄类成功的多。它们具复杂的消化系统,绝大多数偶蹄动物(真反刍动物有170多种)胃有四室,即有特殊的反刍系统。这使它们能迅速吞咽食物,进入瘤胃、网胃,等它们避开猛兽能安全休息时,再使食物逆转至口中重新咀嚼并第二次咽下去,慢慢地消化。
本目动物的体形大小也相差很多,最小有鼷鹿肩高仅20厘米,体长46厘米,体重2.5公斤。而最高的长颈鹿肩高达3.5米,躯体笨重的河马体重可达4.5吨。
牛科
包括各种羚羊、弯角羚、长角羚、薮羚、水羚、牛羚、瞪羚、野牛、水牛、羊等,共有49属120多种动物。本科动物分布广泛,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格陵兰均有,但主要产在东半球,还被引进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
本科动物胃有四室,反刍。它们角的开头和大小各有不同,大多数动物雌雄均有角,在本科的49属中只有9属是仅雄性有角。它们没有上门齿和上犬齿。它们的体型差异很大,羚羊多大躯体细长优美,牛则粗壮笨重。水牛属(Bubalus)和野牛属(Bison)动物肩高达1.9米,而王羚肩高只有25.5-30.5厘米。四角羚(Tetracerus
quadricornis)是本科中的独特动物,因它长四个角。
牦牛(野牦牛)
我国特产的动物,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肃。
野牦牛是当今世界上分布在最高地带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它们栖息在高山和非常寒凉的地方。冬季多生活在2000-3000米高的地方,夏季则上到5、6千米处。
它们肩高可达2米,体重500多公斤。牦牛生有一身粗糙浓密的毛,非常耐寒。
喜欢到处漫游,觅食各种杂草,夏季喝水,冬季吃冰雪。雄牛及幼牛结成群十余只至上百只,成年雄牛独栖或3、5只在一起。年轻雄牛组成“单身汉”群。它们虽然躯体粗壮,看上去很笨重,但很善于攀爬登山。
清晨和停晚吃食,白天常在荒山峭壁上休息、睡觉。在遇到危险时,全群集中到一起,青年牛挺身向前,将幼牛置于中间。
它们在秋季交配,孕期约9个月。
西藏人早以驯养牦牛作家畜用,家牦牛比野牦牛体型小。牦牛体格健壮,适应高山气候,又是能负重致远,一向是西藏高原的重要运输工具,素有“高原之车”的称号。牦牛又可做驮兽,其肉和奶可食,粪便晒干后亦做燃料。
野牦牛嗅觉敏锐,又栖息在荒僻的高山上,很难捕获。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动物园展览有野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