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北京自然博物馆发现了一件世界上罕见的爬行动物化石,在此之前世界各地尚无该类化石的发现记录。于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凌源中国水生蜥(Sinoydrosaurus lingyuanensis)。对它的研究填补了古爬行动物研究领域内的一项空白。自从这件化石被研究命名以后,在辽西地区发现了大群的水生蜥化石。很快水生蜥已经成为了辽西地区的常见化石。
化石全长116厘米,保存的十分完整,这块化石的样子和生活在三叠纪的幻龙非常相像。地质学家普遍认为,这种长脖子的水生爬行动物,在距今2.2亿年就已经灭绝了,它在“告别”了地球9千万年之后又“重返”地球,对于科学家来说,的确是份意外的惊喜。
从化石的保存情况来看,这个动物是爬在湖底被火山灰掩埋而死的,没有丝毫扰动和搬运的痕迹,属于原地埋藏。它长着长长的尾巴和长长的脖子,从化石印迹上看,它的背部很可能长有骨质背板,嘴里还有尖锐的牙齿。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块化石与幻龙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幻龙生活在海洋中,中国水生蜥生活在淡水里;第二:它们的骨骼结构不同,幻龙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它的四肢成桨状,凌源中国水生蜥四足上的爪比较发达,各趾之间没有璞的痕迹,前肢已变成四指,后肢有五趾,说明它曾经适合陆地生活。另外,适合水生的四足脊椎动物,上肢骨比较短小,而凌源中国水生蜥上肢骨都长于下肢骨,由此可以断定它的游泳能力比较差,只能在水底爬行,偶尔能够在水中滑行一段距离,但还需要经常游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第三:幻龙的肩带中锁骨十分发达,而凌源中国水生蜥的肩带中锁骨消失,间锁骨成T型。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比前面的标本小的多的个体,长度只有18厘米,头骨和脊椎骨保存完整,头骨形状和脊椎骨数目与前者完全一样,属于凌源中国水生蜥的幼年个体。水生蜥在分类上属于爬行动物双孔类中的鳞龙类的有鳞目,和蛇、蜥蜴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仔细观察这件化石,我们会发现,水生蜥的腹部和尾部旁,同层保存着几条完整的狼鳍鱼。令人惊奇的是,在它的吻部前不到1厘米的地方,静静的躺这一条小狼鳍鱼。
那么这条水生蜥是如何丧生的呢?
在距今1.3亿年前的一天,这条水生蜥正悠闲的在淡水湖泊中游弋着。突然,水生蜥发现了一群小鱼,当它冲到鱼群中,向着其中一条扑过去,正要吃掉它时,附近的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扑天盖地而来,掩埋了周围的一切。水生蜥还没来得及吃到这顿佳肴,就带着深深的遗憾和这群狼鳍鱼同时丧生了。
经过漫长岁月,掩埋了水生蜥的火山灰变成了岩石,水生蜥的骨骼也一同变成了化石,这异常精彩的一瞬间也凝固在岩石中,向我们讲述着远古的故事,让今天的我们回味悠长,无限感慨!回味生命历程的艰辛,感慨大自然达到神奇。
(haopet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