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AI)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与新城病(ND)在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尤其在冬春、秋季发病与天气突然变化、受风着凉有关,容易诱发发病。现将二者区别介绍如下。
一、 病原
禽流感病(AIV)是正粘病毒科属A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有两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即血细胞凝集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禽流感病毒至少有15种血细胞凝集素和9种神经氨酸酶,这样使可能组成大量病毒的亚型。积压亚型之间不发生交叉的保护作用。积压种AIV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很大,致病力弱的毒株只能引起轻微的症状,而高致病力的毒株(如H5型)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而新城疫病毒(NDV)则是副粘病毒属I型。
二、 流行病学
禽流感可以感染不同日龄的禽类,但产蛋类和雏类和育成类发病更为严重。而新城病可以感染各种日龄的类群,其中雏类和育成类易感性更高。
三、 临床症状
1) 高致病力禽流感的临床症状:禽群突然发病,病群高度抑郁、萎顿、缩头、卧伏。脚跖部出现暗紫色,鳞片有出血斑点。病禽急性死亡,短时间内可造成禽只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70%以上。
2) 低致病率禽流感的临床症状:禽群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产蛋率下降,一般死亡率不高。
3) 新城病的临床症状:由于禽群普遍接种过新城疫疫苗,典型新城疫很少发生,发病大多为非典型新城疫。多数表现为呼吸困难,拉绿色稀粪,后期可出现扭颈,转圈等神经症状。死亡率一般较低。
四、 病理变化
1) 病死于禽流感的禽只,呈全身败血病变化,各内脏器广泛性充血出血。腺胃、肌胃粘膜出血,腺胃、肌胃连接处有出血带及出血点。整个小肠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泄殖腔粘膜出血。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郁血出血。卵泡坏血或充血,器官内有大量粘稠分泌物,颈部皮下胶样浸润。尤其是胰脏,出血充血很普遍。
2) 病死于新城疫的禽只,也表现为全身内脏广泛性出血。腺胃、肌胃粘膜、泄殖腔、必外膜都可能有充血和出血点。但胰脏出血较少,无颈部皮下胶性浸润。另外,发生新城病时肠道粘膜上常常出现枣核溃疡或肿胀,而禽流感中很少见到。
五、 实验室诊断
禽流感和新城病的确诊都依赖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常用于两者鉴别。
六、 预防与控制
1) 预防禽流感的中心工作是加强检疫措施,防止禽流感传入,控制其传播。一旦发病,一定上要对禽群进行严格隔离、封锁、扑杀,进行全面消毒。
2) 发生低致病率禽流感时,可采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病毒唑、金刚烷胺、中草药等进行治疗,可配合使用清凉解热药和抗生素缓解症状,控制细菌继发感染。预防时可使用当地病料制作的组织灭活苗进行接种。
3) 新城疫的预防可采用弱病毒活苗(VLONE-30)各油乳剂灭活苗进行预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