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感觉”
评论:0 来源:中信网 作者:刘志华 于素珍
接触不少有经验的鸽人,当他们的爱鸽飞出好成绩,问有什么经验时,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说:“凭感觉”。特别是这次参加省信鸽品评会议,遇上位姓旷的老人,在交谈中提到鉴鸽、选种等问题时,老人回答得干脆:一不看鸽眼,不论龙骨高低,体形长短,就感觉来确定哪羽能放短程是速度鸽,哪些宜放远程属耐力鸽。从他历年放飞的成绩来看,这种感觉说法很有说服力,也挺有实用价值。
“感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感觉是经验,感觉是本领,是人对某种事物熟识而产生,是事物观察细致和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而发生的。对于赛鸽性能要下结论,的确不是用语言和文字可以表达清楚的。仅要有丰富的养鸽经验,还必须有较深的养鸽功底。
“感觉”是经验的积累,是与头脑中已有参照物对比的结果。感觉是最直接的心理反应,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因此,也只有对客观事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才能产生感觉,这种感受虽然是物象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如观察赛鸽最初影响可以反映赛鸽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可以反映训养者的饲养水平。赛鸽不同的表象,反映它的血统来源。这种感觉过程,都体现出经验积累,有了足够的经验,感觉才会更敏锐,更接近于客观规律。反过来平时感受越多,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经验与感觉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养鸽最重要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面对赛鸽,如何去寻找这种“感觉”呢?在饲养工作中,总体应该从两方面去认识和思索。
首先,要整体地观察和鉴别赛鸽,人们往往比较强调于某一个局部结构的鉴定(如鸽眼、羽质、骨骼或翅膀等),而对赛鸽的整体的作用重视不够,要知赛鸽无论它的羽毛、气囊、鼻瘤、眼睛、内脏等组织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在飞翔中,翅翼的扇动,也取决于肌肉、骨骼以及脏腑的活动。在生理方面,不仅每个器官与全身组织存在着联系,相互协调,维持着整体的平衡。如赛鸽或是羽毛蓬松、低头缩脑,标志站鸽体受到饥寒或者是疾病缠身。一羽优秀的赛鸽无论内在的气质和匀称的外表,都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特别是在观察赛鸽时,那种优秀鸽的内在气质,用手难以触摸到以及语言无法形容的律动神韵,很容易打动人。这种个不算贴切的比喻,就象一位将军与一个农民站在一起,各自的气质和风度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其次,赛鸽与环境的结合。赛鸽不会独立地存在。必须生活在某一空间,适应该处环境,也就是某一地域的气候、环境、地质结构,必然或间接地影响赛鸽的各种性能。如果不能洞察赛鸽与自然环境的微妙关系,也就无法凭感觉来选择饲养适应当地发挥比赛的赛鸽。
“感觉”是实践的结晶,是在长期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
(haopet123.com)
相关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