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分享
首页 > 美文 > 鸟类 > 浅谈信鸽的遗传方式和血线传递途径

浅谈信鸽的遗传方式和血线传递途径

评论:0 来源:中信网 作者:陶永康
  
    198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刘震乙先生主编的《家畜遗传繁育基础知识》。当时的我,养鸽兴致正浓,走遍了包括王府井新华书店在内的许多大中型书店,想寻觅一本有关鸟类或禽类遗传繁育方面的专著,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来发现了《家畜遗传繁育基础知识》一书,如获至宝。虽然书中绝大部分都是讲述家畜的遗传繁育,只在很少的章节涉及到家禽——鸡的遗传繁育,但触类旁通,养鸽人可以从中汲取相关知识。比如,前一阶段鸽友们在刊物上争论的种雄重要还是种雌重要的问题,就涉及到信鸽遗传方式和性染色体所控制的性状问题。动物的性状除受常染色体控制以外,有些性状还受性染色体控制,与性别有关。而决定动物性别的是性染色体。有些性状的遗传与性别关系密切,认识这个问题对于鸽友们选种、育种、引种有实际意义。每一位用心养鸽的鸽友,都会在自己多年的养鸽实践中发现如下两种遗传方式。

    一、伴性遗传 (也称作交叉遗传)
    一对种鸽所生下的雄性子代外貌特征象母亲,而雌性子代象父亲,这就是伴性遗传,也就是平时常说的交叉遗传。如果雄性种鸽是一羽赛绩卓著、血统优秀的大名鸽,那么,在交叉遗传中,它极有可能把优秀的基因和超群的竞翔性状,优先遗传给它的女儿。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欧洲的强豪总是喜欢用一羽冠军雄鸽去配另一羽冠军雄鸽的女儿的原因。这样的育种模式很明显是想把两羽冠军雄鸽的基因组合在一起。

    遗传是生物的一种重要特性,是在生殖的过程中,子代与它的亲代性状相似的现象。这可能就是鸽友们所说的血线传递,它就象是体育比赛中的接力赛跑,把接力棒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在信鸽育种繁育工作中,由于种鸽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方式不同 (也可以理解为血线传递的途径不同),所以,在众多子代中,最有可能优先获得上代雄性亲鸽优秀基因的,在交叉遗传的方式中,肯定是雌性子代。同理,雄性子代有较多的机会得到母亲的“真传”。

    二、限性遗传 (也称作平行遗传)
    鸽友们会发现,在育种实践中,一对种鸽所出的子代,雄象父鸽,雌象母鸽,这就是限性遗传。

    限性遗传又分为限雄性状和限雌性状。限雄性状即是雄性种鸽只把性状传给雄性子代,而限雌性状则是母传女。常听鸽友讲他的某一对种鸽“出雄能放路,出雌没戏”或是“出雌能拿名次,出雄没戏”,说的其实就是限性遗传。在限性遗传的方式下,血线传递的途径也就不同了,如果你要为雄性种鸽选留“接班人”的话,只能在它繁育的“阿哥”中去物色,如果在“格格”群中选拔,那就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

    以上简单的谈了“伴性遗传”和“限性遗传”,都与性别有关,是受性染色体控制的性状。其实在日常的信鸽育种繁育中还有一种常见的遗传方式,即“融合遗传”,也叫“中间遗传”,它受常染色体控制。在这种遗传方式下作出的子代鸽同时具备父鸽和母鸽的某些特征,但这些子代的性状居于父本和母本之间,大多数不会超越其父母双亲的性能。如前些年风行的中外杂交,产生的多是论快快不过纯外系鸽,论远飞不过国内超远程鸽的中庸之辈,只有极少数呈现了杂种优势。这也正说明了信鸽育种工作比畜禽育种工作的难度更大。畜禽育种工作追求的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数量性状,如产蛋率、出肉率等等,而信鸽育种工作追求的是不同距离的“速度性状”,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最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

    我是遗传学的门外汉,所知不多。只因迷恋信鸽,才读了两本有关书籍,支离破碎的知道了一些皮毛,今贸然抛出,一为探讨,二为引玉。

(haopet123.com)
相关贴士
评 论:
 
贴士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