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安 地 理 概 况
永安是福建省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闽中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 大约界于东经116°56‘- 117°47‘,北纬25°33‘- 26°12‘,东西宽82公里,南北长约71公里。土地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折441.35万亩)。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清流,南毗漳平、龙岩,北接三元、明溪。市中心距三明市区50公里,离福州340公里,到厦门360公里。永安是闽西北交通枢纽,鹰厦铁路贯穿其中,每日过往列车达28车次,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境内的 205国道和305省道可便捷通往闽东南沿海和省外。全市总人口31.9万(2001年数据),其中非农业人口13.7万,城区人口近15万。目前,永安市共有4个街道办(燕东、燕西、燕南、燕北),7个建制镇(小陶、安砂、贡川、西洋、曹远、大湖、洪田),4个乡(罗坊、上坪、槐南、青水),228个村民委员会,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供电和电话。
永安古名浮流,分属沙县、尤溪县境。明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县治,直到整个清朝,均属南平府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永安属北路道(1914年改称建安道);民国13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制,永安属省政府领导;民国21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将福建划为闽海、光泉、延建、龙汀四省,永安属延建省;民国23年起国民党政府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永安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长汀);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所在地南平),民国31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龙岩);民国35年至38年,永安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许多 名噪一时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永安成为当时东南文化名城之一。1950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后属永安专区,为行署所在地,1956年永安专区撤销后,隶属龙岩专区,1962年划归三明专区(现为三明市)。 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永安撤县设市,仍隶属三明市。
永安地貌为多山地、丘陵、盆谷,平原狭小,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山地、丘陵多(占90.87%),盆谷、平原少(占6.23%),九龙溪横贯东南。典型的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永安许多奇峰异景。境内群山叠拥,山体多呈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方向展布,海拔相对高差大,千米以上山峰84座,最高点罗坊棋盘山海拔1705.7m,最低点贡川沙溪沿岸仅150米,高差达1555.7 米。山地、丘陵区域面积401.41万亩,占全市面积的90.93%,低山的风化壳较深,土壤砂性强,土层深厚,水湿条件优越,植被覆盖好,森林茂密,是永安主要的毛竹、林业基地;盆谷、平原多分布于山地外缘,沙溪及其主要支流文川溪、燕江等河谷两岸,面积近40万亩,占9.07%,自然条件差异小,土壤肥沃,水热条件最为优越,地质松软、多为中偏酸性,是永安水稻、蔬菜等作物的集中产地。
永安依山傍水,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霜期短,热量资源充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四季夏长冬短,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9.1℃,无霜期301天,年均日照1766.1小时,年降雨量1688毫米,年均降雨日数130-169天,适于常绿阔叶林等亚热带林木生长,粮食作物年可二熟或三熟,便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