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分享
首页 > 美文 > 水族 > 钩介幼虫病

钩介幼虫病

评论:0 来源:Jim的水族世界 作者:dunno

  钩介幼虫病的病原体是蚌类的钩介幼虫。每年的8月,蚌卵在母体的外鳃腔内受精后发育为钩介幼虫。到第2年春天或初夏,钩介幼虫脱离母蚌,感染鱼类。

  钩介幼虫在鱼体寄生的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18—19摄氏度时寄生6—18天。钩介幼虫吸取鱼体营养发育为幼蚌后,才离开鱼体,在水中长成成蚌。钩介幼虫的身体略呈三角形,有两片壳,壳的腹侧边缘生许多钩,壳内并生出一条细长而粘的足丝。幼虫就用钩和足丝固着在鱼的鳃和鳍上。

  症状
  遭到钩介幼虫寄生的鱼,寄生部位组织增生,将幼虫包在内面发育,并使微血管阻塞。如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内,则使鱼丧失摄食能力,从而萎瘪致死。病鱼头部往往充血,出现红头白嘴现象,因此,群众称它为“红头白嘴病”。此病主要危害草、鳙鱼夏花,流行时期在5—6月。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消毒,或每666.7平方米水面用40—50千克茶饼清塘,清除池塘内的河蚌;
  2、鱼苗、夏花、鱼种培育池内不混养蚌类;
  3、发病初期,将病鱼转到没有蚌类的鱼池饲养,可以使病情好转。

(haopet123.com)
相关贴士
评 论:
 
贴士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