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斑麻蜥介绍
详细介绍
- 俗名别名:麻蛇子、蝎虎子、蛇虎子
- 英 文 名:Mongolian Racerunner
- 拉丁学名:Eremias argus
- 身高身长:39cm
- 体 重:1-2kg
- 寿 命:9-11年
- 体态特征:头体长46-59毫米,尾长50-71毫米。体形长圆而略扁平;尾圆柱形,向后渐细;易断,再生。吻凸出前端圆钝,吻鳞呈五形,与第一上唇鳞和上鼻鳞相切;鼻孔围以3枚鼻鳞,上鼻鳞与吻鳞和第一枚上唇鳞相节,下鼻鳞不与吻鳞相切而同前二枚上唇鳞相切;额鼻鳞成对且左右相切,个别单枚;前额鳞一般为2枚,左右相切,有的在其间有1或2枚小鳞分隔;额鳞单枚成盾形;额顶鳞与成对,顶鳞最大且顶间鳞后左右相切,后缘平齐;有2枚大形眶上鳞,前枚的长度等于从它到后颊鳞之间的距离;眶下鳞3枚,中央一枚狭长成弧形,与第五、六、七枚上唇相切;上唇鳞8-11枚,下唇鳞5-8枚。颏片4-5对,前3对在正中线左右相切;从刻片到领围正中线上有细鳞20枚左右;领围明显。由7-11扁平鳞片组成,正中一枚最大。背鳞细小呈粒状,体中段横行42-48枚。腹鳞大,平扁或矩形,斜向中线排列,最大横排12-14枚;从领围到胯间一直线上,有鳞29-33枚。肛孔横裂,其前后缘均为细小粒鳞。四肢较发达。前肢前伸几达鼻孔;后肢前伸达腋部。股前侧被覆1-2行、胫外下侧被覆2行平滑大鳞;股腹后侧有股窝9-11枚,左右两列股窝相隔5-8枚小鳞;四肢其余部分皆补覆细小鳞片。指、趾腹面鳞片起棱,第四趾趾下瓣19-23枚;指、趾末端具爪。尾鳞除芊基部下面鳞片平滑外,其余的皆具棱。生活时,体背面橄榄灰色,其上通常有六条由镶有黑边的黄绿或灰白色眼点缀联成的链形纵纹,其中一对始自顶鳞外后角至尾背前段两侧;一对则始自顶鳞后缘中央至尾基会合成单行延伸到尾前段;腹侧一对则起自眼后下方经耳孔过肩向后延至胯部。少数个体在后对纵纹之下还有一对,故亦有有8条纵纹者,各纵纹上的眼斑之间横向相连略呈格背离棕黑斑块,仅背正中为几无斑块的橄榄灰色纵带。腹面皆为黄白色,但在繁殖季节,蜥则呈现红棕色。液浸标本背面灰色,浅色部分均成白色,棕黑斑块仍显著。
- 习 性:栖息在3000米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边缘以及干草植物丛下,沙质农田近亦有之。通常在白天9时左右开始外出活动,窜行于草石之间。10月中旬以后,即开始入洞于深1米左右处冬眼,一般于第二年4月上旬复苏出垫。于5-6月交配;6月份开始产卵,每年产卵一次,一般卵2枚,少数3枚,个别4枚;卵长圆形,白色。7月中旬可见幼蜥,下旬后则大批出现。
- 历史起源:我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
- 叫 声:鸣声常以“吱拉,吱拉(Zi-La)”1、2声起音后,便是连续的“吱拉(Zi-La)……,”声,一般每开叫一次延续12-15s。其鸣声亦随温度在节奏上和音调上有所变化。
- 食 性:各种小形昆虫及其幼虫,如甲虫、蚂蚁、蛾、蝇和蚊等。
- 护 理:饲养箱:给树栖性动物的饲养箱应该是较高而不是阔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枝节物因为是树栖性动物,大量的枝节物必须设置作为攀爬和栖息之用(例如:树干,喷沙葡萄藤)。垫底物泥土,砂砾,树皮 (例如:树皮,椰壳碎)。活动时间:日间;12 - 14 小时直接阳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设备 (例如:紫外光管 5.0,强力紫外光灯)。温湿度:温度:30 - 32 °C -- 照点 (例如:太阳灯)23 - 26 °C -- 日间 (例如:日用蓝灯)18 - 24 °C -- 夜间 (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陶瓷发热器)。湿度:经常 60 - 80 %;可在动物身上和环境内喷水保持湿度,每天 1 - 2 次。躲藏处:必需,一个私隐的地方,安全和在日间睡觉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喂饲:主要喂饲:多种节肢动物 (例如:昆虫,虫,蟋蟀等)。间中喂饲:水果汁和花蜜。注意移走所有吃剩的昆虫因为它们(尤其是蟋蟀)会造成强烈的骚扰,引致受惊。另外,食物的大小不应超过头部的三份之一。
- 购买须知:是一种外形十分吸引和有趣的夜行壁虎,容易饲养。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绝种,直到1994年再度被发现,现已大量人工繁殖,并有不同的颜色。
- 繁殖方式:卵生
- 性 成 熟:8-9月
- 怀孕周期:28-30天
- 每胎产子:4-6个
- 全年交配:一年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