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点评 贴士
首页 > 宠物分类 > 红尾黑凤头鹦鹉

红尾黑凤头鹦鹉介绍

详细介绍
  • 俗名别名:红尾黑巴丹(旦)
  • 英 文 名:Red-Tailed Black Cockatoo
  • 拉丁学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
  • 身高身长:50-68cm
  • 体  重:公犬45-60磅、母犬35-50磅
  • 寿  命:9-11年
  • 体态特征:雄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雌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与公鸟尾部是一片鲜红色不同。雌鸟的喙部是肉色,而雄鸟是黑色。
  • 习  性:红尾黑凤头鹦鹉有迁徙性,北方的族群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通常在较潮湿的季节(约11~4月)会往内陆迁移,南方的族群则是依食物充足与否而有迁徙的行为。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聚集活动,但有时也会大量聚集数百只,常和白尾黑凤头鹦鹉与黄尾黑凤头鹦鹉相遇,但不会聚集在一块,在森林区时只在树上觅食,喝水时才会到地面上,在开阔地区或农作物区时则经常在地面上觅食,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尤其是尤佳利树林。在傍晚入夜时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时与葵花凤头鹦鹉一起在农作物园区内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尤其是花生田与玉米田,当地政府有限制地允许农民射杀或是捕捉贩卖。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一窝通常1颗卵偶尔2颗,孵化期约28天,只由雌鸟孵蛋,如果2颗蛋皆孵出,较晚孵出的幼鸟常被亲鸟忽略而死亡。幼鸟孵出后,母鸟会待在巢中3个星期,雄鸟一天会喂食母鸟2次,雏鸟约3个月后羽毛长成。
  • 历史起源: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 叫  声:叫声粗哑刺耳相当吵杂。
  • 食  性:食物包括种子、谷物、花、嫩芽、浆果等。
  • 护  理:新引进的红尾黑凤头鹦鹉在适应环境后会非常健壮,刚开始的饮食改变可能导致一时的饮食适应不良,需要大的鸟舍,过小的笼子或笼舍会使它们沮丧与失去活力,对于过于潮湿与寒冷的环境敏感,提供新鲜树枝供其啃咬。
  • 购买须知: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在国际上的价位一直居高不下,将他们当成宠物鸟的饲主不多,主要还是成对饲养意在繁殖,但由于华丽鲜艳的冠羽还是让许多鹦鹉爱好者趋之若鹜。
  • 繁殖方式:卵生
  • 性 成 熟:8-9月
  • 怀孕周期:28-30天
  • 每胎产子:4-6个
  • 全年交配:一年两次
宠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