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点评 贴士
首页 > 宠物分类 >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介绍

详细介绍
  • 俗名别名:鹦哥、德拜鹦鹉、大达摩
  • 英 文 名:Budgerigar
  • 拉丁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
  • 身高身长:18-25cm
  • 体  重:公犬45-60磅、母犬35-50磅
  • 寿  命:9-11年
  • 体态特征:性别可由外表轻易地分辨,公鸟的上喙部为红色,母鸟为黑色。
  • 习  性:虎皮鹦鹉主要栖息在澳洲干燥的内陆地区,偶尔会在半干燥地区与半潮湿地区发现其踪迹,有些族群会有季节性的迁徙行为,喜爱在草原、灌木丛、河流边的林地、农场田园中活动,平时相当活泼好动 ,大热天时则活动力较低,主要在地上觅食草类与谷物的种子,平常成群活动,约由20只至数百只,有时会聚集2万5千只甚至更多的庞大数量,虽然整年都能繁殖,但是受食物多寡的影响,主要只在草类种子丰富时繁殖,北部约在冬天,南部在夏天与春天,有集体筑巢的习惯,也就是许多对的巢穴都很接近犹如一个社区,可能有共享巢穴的行为,一次产4-8颗蛋,孵化期约18天。
  • 历史起源: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纽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 叫  声:纺织娘鸣声很有特色。每次开叫时,先有短促的前奏曲,声如“轧织,轧织,轧织(Ga-Zhi),……”,可达20-25声,犹如织女在试纺车;其后才是连续“织,织,织(Zhi)……”的主旋律,音高韵长,时轻时重,犹如纺车转动。
  • 食  性:草类与谷物的种子。
  • 护  理:虎皮鹦鹉的饲养与照顾很容易,适应能力良好,但对过于潮湿、寒冷或强风的情况可能会较敏感,大部分的虎皮鹦鹉都十分强壮,如想培育出美丽的参赛鸟种,必须多花心血照顾,培育血缘好大头虎皮鹦鹉又是另一门不容易的学问,须长期的经验与研究;若要训练说话能力应单独安置于一个笼子,减少同伴打扰较不容易分心,效果会好很多。
  • 购买须知:西伯利亚哈士奇犬最主要的犬种特色是中型体型,中等骨架,均衡比例,轻快步态,正确被毛,愉悦的头部及耳朵,正确的尾巴及良好的个性。任何如骨头太粗大重,笨拙或紧缩的步态,太长或粗硬的被毛等外观均应扣分。西伯利亚哈士奇犬不可表现出拉货车犬那种粗重或粗鲁的感觉,也不可太轻太柔弱而给人只能短跑的感觉。不论牡母犬,西伯利亚哈士奇犬都给人非常有耐力的印象。另外除了已经述及之缺点之外,一般犬种列为不佳的明显体构上缺点,即使犬种标准中未加以明确规范,西伯利亚哈士奇犬同样也可适用。西伯利亚哈士奇犬最重要的特色是它的性格。如果具有任何攻击性便不能成为狗团队之了,因此作为雪橇犬的西伯利亚哈士奇犬,如有向其他犬只攻击倾向,应该要受到扣分处罚。为了避免繁殖出具有攻击性的狗,早期楚克奇族在繁殖时,即把除了领队犬之外的犬只阉割。事实也显示,这些被去势的狗不但不会打架,也因此可减少其新陈代谢,以配合有限的食物供应。另一方面也确保只有最佳的犬只会被利用来繁殖。西伯利亚哈士奇犬在极地犬种中独具中长度被毛,和阿拉斯加雪橇犬、萨摩耶犬等具有的长而粗糙被毛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各自原产地的气候差异。西伯利亚哈士奇犬的原产地气候和地形所形成的冰球,对长毛犬种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楚克奇人有意无意地便把狗的被毛,繁殖成可以忍受极地气候,又可保护不受冰球侵害的毛型。也因此西伯利亚哈士奇犬决不可有长而粗糙的被毛。西伯利亚哈士奇犬的毛长大概在一至三寸间。
  • 繁殖方式:卵生。
  • 性 成 熟:8-9月
  • 怀孕周期:18-25天
  • 每胎产子:2-3个
  • 全年交配:一年两次
宠物导航